- 连续五批,共480多只小天鹅“打卡”赤山湖,创历史新高!
- 又双叒叕添荣誉!赤山湖获评“江苏省科普研学基地”
- 苍鹭回来啦!赤山湖候鸟季拉开序幕~
- 三岔套肠 红遍大“街”南北的“大肠套小肠”
- 揭开赤山湖灌溉工程的神秘面纱 · 前世今生(下)
自三国吴赤乌年间
(公元238~250年)
孙权遣兵修浚赤山湖至今
这座古代人工湖泊
已走过1700余年的历史
赤山湖这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水域
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
见证了古代灌溉技术的智慧与辉煌
还记录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历程
进入新世纪,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与水利科学治理的推进,赤山湖迎来了她的新生。自2010年赤山湖实施退渔还湖、退渔还湿等工程恢复出近2万亩的大水面与湿地。短短十几年间,通过不懈的努力,赤山湖及周边水系构筑起了牢不可破的三级梯阶防洪系统,升级为镇江首个国家湿地公园与镇江第二个国家水利风景区,现在更成为镇江市首张“世界级遗产”名片的竞逐者。今天的赤山湖,不再是简单的水利、农业灌溉工程,而是巡查保护、科研监测、科普宣教、旅游发展等工作有序开展,集水利灌溉、生态保护、自然教育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湖泊与自然保护地。独特的河湖并存的湿地地貌,不仅为良好水质提供保障,也成为构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底,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,数以万计的候鸟提供休憩的驿站。同时,赤山湖还致力于挖掘和传承灌溉工程的文化价值,通过宣传保护水利灌溉遗存遗迹、设立生态文明建设展陈馆、举办水利文化及湿地科普活动等形式,让更多人了解这段悠久的水利历史,感受与水共生的生存智慧。揭开赤山湖灌溉工程的神秘面纱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项项古老的水利工程,更是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,讲述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、和谐共生的故事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赤山湖将继续以她独特的魅力,吸引着每一个渴望亲近自然、探寻历史足迹的灵魂,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,融合生态与文化、水利与科学的桥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