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转赤山湖
湿地八景
湿地新闻
湿地科普
赤山湖名人

1、孙权

吴太祖大皇帝,字仲谋,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。东吴赤乌二年(公元239年),为治理都城建邺的水患,他下令修筑赤山塘,由此拉开了赤山湖人工治理的序幕。东吴赤乌五年(公元242年),他又派遣校尉陈勋在方山的南侧,截断淮河设立拦河坝,号称“方山埭”。赤乌八年八月(公元245年),他命人开凿句容中路的运河,用来联通吴会之地的船只,号称破冈渎。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,为赤山湖地区水患的治理和航运的开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
2、张渤

西汉太守,曾因疏通太湖水道,被江浙皖一带百姓奉为水神,古代东南许多地方都有祭祀张渤的风俗。他死后被安葬在句容城南十里处,相传张渤羽化升仙后做了阴间皇帝(民间称之为张祠山或祠山大帝),所以当地人设立祠堂来纪念他,也就是现今的张庙。张渤曾主修过赤山湖,乾隆句容县志云:"帝讳渤,前汉吴兴乌程人或云武陵人,旧志云:祠山大帝佐禹有功葬句邑"。

3、左宗棠

字季高,一字朴存,号湘上农人。晚清重臣,军事家、政治家、著名湘军将领,洋务派首领。

他晚年曾治理过赤山湖水患,为寻求最佳治湖方案,他一面详察水势湖情,一面走访当地群众。方案确定后,他先委派尚兆山为治水总管,让他负责数十万民工疏浚赤山湖的工作。同时他还调集湘、淮军三十余营兵勇,分担疏浚秦淮河下游水道,并从中拨出五千健勇,参与赤山湖疏浚。经过一年多努力,淤塞的河道疏通了,原有的堤坝加高加宽了,还新建了陈家坝,新开了一条河;为控制枯水期水流量、保持水位正常,又在南京通济门外秦淮河入江水道上修建了大闸。从此赤山湖水患基本得到有效控制,惠泽了一方百姓。

赤山湖地区的百姓为了纪念这位给他们带来福祉的左宗棠大人,在三岔镇东山上造了一座“沙州庙”生祠,供奉其牌位。

4、尚兆山

句容人,字仰止(1835-1883),江苏句容人,是晚清时期有名的画家,金石鉴赏家,方志学家,善写诗,著有《括囊诗词草》《清画家诗史》。家住赤山湖附近,光绪壬午年(公元1882年),文襄公左宗棠督理两江,疏浚赤山湖。尚兆山有幸参与了这一工程。可惜,疏浚工程还未过半就因豪强作梗夭折了,左公也调任福建。因为对赤山湖的这片土地爱得深沉,尚先生对此非常痛心。于是,他查阅了大量典籍,辅以实地考证,成就了《赤山湖志》这部志书。

5、秦始皇

传说秦始皇兼并六国后,东游至金陵(今南京),见方山紫气东来,大吃一惊,认为是王气太盛。恐日后有人会取代自己而君临天下,于是抽鞭横扫,将方山拦腰折断,一分为二。山冠向东南飞去30多里,落在了现在的赤山湖中,因血流如注,形成赤土,变为赤山。那鞭梢子带回两撮土,落在身后三里开外。稍大的一撮土名叫土山(今名东山)、另一撮土就叫撮山(今名竹山)。所以说:“方山无顶、赤山无腰,土山撮山落鞭梢。”

6、程颢

字伯淳,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儒学大师、“程朱理学”的奠基者。程颢曾任江宁府上元县主薄,行视水利,整治赤山湖,治理赤山湖湖田。《金陵丛书·赤山湖志》中有朱熹撰写的《明道先生祠记》,记载:“考之书记,均田塞堤及民之政为多,脯龙折竿教民之意亦备。”记叙了程颢在本地为官时实施了均分湖田,修筑湖堤等许多善政。逝世后获赠“明道先生”。

7、丁宾

句容县令。万历丁丑年间,蛟起水溢,涵悉溃败,丁公督民修筑,分为东西南北上五闸编为乾元亨利贞,下四涵编为文行忠信,立一条簿,永为遵守。为民因是感公德,立“甘棠祠”。

8、王昕

大历十二杞县大夫兼大理司直太原王公昕能苏疲劳,且易弊俗,临湖而叹,以欲从人。吟使臣之清风,酌良牧之高课,将图永逸,匪顾暂劳,因察其地形,访以舆诵,谋始作则,庀徒撰工,月在休农,云其荷锸,周帀百顷。蓄为湖塘,置两斗门,用以为节。旱暵则决而全注,霖潦则潴而不流。收功济时,道甚明远。开田万顷,赡户九乡,洎成奥区,颇无凶岁。鱼稻之盛,公实为之。

9、杨延嘉

句容县令。到赤山湖所并建两斗门,立碑碣。通放湖水出入,常令湖中积水五尺。其斗门放水入湖。候外溪水退,却放水出溪,下秦淮入江。专须酌量湖水,不得失于元则。

10、茅一桂

百丈圩与斗门圩相为低昂,两圩民结怨构讼,连年不已。句令茅公一桂亲行履勘,爰立界限。于其处开一深渠,高筑,使水各有所蓄泄两利无妨。茅一桂与曹公(颜真卿)登赤山、武岐诸险阻,得其形,命工绘图指事。

11、庞弼唐

应天府通判。期间请于巡抚诸院,聚民承种荒田。以在罪之民供垦开之役,劳其力而不怨,安其所而不致逃。既有成效,计其终而粮不需赔。流徙者闻之,渐归请业。民怀公之德,以惠民名庄。乃聚材鸠公,议建生祠,曰“惠民生祠”。

12、李璟

保大中,曾别差官亲到赤山湖所,建斗门三所,通放湖水出入,常令湖中积水五尺。其斗门放水入湖。候外溪水退,却放水出溪,下秦淮入江。专须酌量湖水,不得失于元则。

13、李春芳

明朝宰相,其曾祖父葬在赤山美人地。

14、颜真卿

赵宋时,县令王昕置建塘埂,周围一百里,建二座斗门来调节水旱。自堤闸废,湖淤塞,圩田鲜收。曹公丞喻,经亲履邑,建亭三间,以王丞杨募董役,数月成。士民翕感此万事永赖者,名曹公闸。

15、石泉

字紫岩,临泉乡弦家边人。素笃善行,尝采访节孝,助募建坊。道光中文题“为善政民畏之”录置优等,遂食饩,时年四十余,时人称为笃行之报,又以其居赤山湖南十里,遂访水道辑往事,着赤山湖志,郡人称之。食饩后授徒于乡北之杜桂村陶氏地山家,以写山水寄情诗酒以终,年未六旬。

16、刘伯温

刘基,汉族,字伯温,青田县南田乡(今属浙江省文成县)人,故称刘青田,元末明初的军事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,明朝开国元勋,明洪武三年(1370年)封诚意伯,故又称刘诚意。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,谥号文成,后人称他刘文成、文成公。刘基通经史、晓天文、精兵法,与宋濂、叶琛、章溢合称浙东四大名士。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、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,因而驰名天下,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。在文学史上,刘基与宋濂、高启并称“明初诗文三大家”。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“三分天下诸葛亮,一统江山刘伯温;前朝军师诸葛亮,后朝军师刘伯温”的说法。他以神机妙算、运筹帷幄著称于世。赤山上有刘伯温讨茶舍。

17、周心如

史料记载:湖畔有个如心墩,为隐士周如心筑,并结屋其上,以作读书台。

18、钱立三

钱立三酷好考古,在赤山湖附近发现“湖熟文化”。

19、许兆元

清末民国人,商会领袖,为防止赤山湖淤塞,在豫、皖客民开垦荒地水土严重流失的放马岗,植树造林七八十万株,地方政府颁发奖状,表扬许兆元所做出的贡献。

江苏句容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

句容市赤山湖管理委员会,地址:江苏省句容市西南部,热线电话:0511—8078 8988

苏ICP备18041161号-1 © 版权所有,2004-2024,联盛传媒提供技术支持。